磨粉、闷蒸、冲泡、装杯、清理……一个形似“大白”的服务机器人正向客人展示行云流水般的自动操作,熟练地制作了一杯大师级别的手冲咖啡。
这是一款六轴双机械臂制饮机器人,名为“智咖大师”,是针对咖啡场景推出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。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,这款机器人的师傅是一位90后小伙陈小龙,在他的指导下,“智咖大师”通过AI学习、双臂调教、视觉训练等方式,实现了复杂动作的复刻和还原。
今年3月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**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**统计局发布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等18个新职业,这一新职业被定义为,运用服务机器人(含特种机器人)相关技术及工具,负责服务机器人在家用服务、医疗服务和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的集成、实施、优化、维护和管理的人员。
“面临不断变换的新环境、新业务、新要求,为了让机器人更好地工作、更好地服务于人,作为一名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应不断加强学习,更努力地‘教授’机器人。”陈小龙说,这一切源于他从小对机器人的热爱。2018年底,他选择进入机器人行业,成为一名专注人机交互、负责机器人部署落地的应用技术员。
眼下,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在提速中,多款落地级智能服务型机器人产品不断面世。
“我们是搭建在客户与机器人之间的‘桥梁’。”不少像陈小龙一样的技术员在机器人应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据他介绍,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:一是前期与客户对接,了解客户需求并制定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方案;二是中期交付机器人到客户手中,检测、调试机器人上岗;三是后期监测机器人的正常运营,修复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。
陈小龙提到,咖啡机器人进入市场,除了有效代替人工的重复操作以外,.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提高了咖啡质量的水平线、增强了每一杯咖啡的品控,“这位‘咖啡师’还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围观,也给咖啡馆带来不少收益呢。”
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别之处,陈小龙常常与机器人一同出差。陈小龙兴奋地说:“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和基数的增加,我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更多不同的职业,.多的时候一年跑了二十多个城市,算是跟机器人一起‘见世面’了。”
基于服务机器人侧重于人机交互体验,技术员需掌握包括自然语言处理、视觉感知、云计算等多项应用技术。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,陈小龙坦言,他能更**地对接客户需求,从接单到项目落地仅需三天时间。
本文转自人民网,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。